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南怀瑾生活中的经典句子的问题,以及和关于南怀瑾语录句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关于南怀瑾语录句子
南怀瑾,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于儒、释、道三类国学当中拥有广泛著作,其成就造诣凸显于《周易》易理的详解上,因博学广闻而被众多学子尊称为“南师”,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总结的南怀瑾语录句子,希望你喜欢。
1)所有其它的佛经典,对这个世界都是厌恶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华严经》则不然,主张这个宇宙一切的一切都至善、至美。如何做到呢?只有一念明心见性就做到了,你就看到真实的一面。换言之,我们现在看到这个死无我,是一个影子。你没有看到这些现象的后净。
2)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感。
3)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4)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5)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6)“理”是哲学的,完全哲学的,这一部分很重要,《易经》讲宇宙天人之间的原理,是哲学的科学。第二个是“象”,一切的现象,宇宙万物的现象。“数”,这个里头包含比较高的数理学,还不是一般的数学。譬如医学,现在研究的是医理学;所谓数理学是数学哲学的科学。
7)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8)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等于现在引磬一敲,下楼就是下楼,金刚经还是归金刚经,你还是你,如此应无所住。
9)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10)世界上最会讲比喻讲得比较好的是宗教家。《新旧约》圣经____十分之六七都是比喻,比较多的比喻是佛经。每一句话都是比喻,如梦是比喻,如幻是比喻,水月比喻,空花比喻,东一个故事西一个故事都是比喻,因为世界上有许多真理没有办法讲,只有比喻才懂。
1)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2)佛经处处教我们自谦,不要傲慢,贪嗔痴慢疑,这个慢字会挡住我们一切成就,非常重要。众生本来就有我慢,不要学了佛法,加了佛法的观念,变得我慢更重,成了增上慢,那就太可怕了,永远上不了这个座。这是要点,千万不要有增上慢心。
3)人常常自命不凡,但是那是自命啊!自己认为自己不凡而已。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你才会体会到比较高的。我常常说笑话,世界上有两个苹果成了人类的文化;拿西方的文化来讲,一个苹果被亚当和夏娃吃掉了,所以造出人类的历史来,另有一个苹果被牛顿看见了,于是把世界的文明变了一下。
5)提得起,放得下,才有资格学佛;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就可以成佛。说般若境界,一切万缘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一切善法。做到了一切提得起,修一切福德,福德不是世间上的福报喔!一个人要悟道成佛是要大福报的!真正的智慧也是需要大福报的,不是世间的福报所能成的。
6)有很多人学佛却还抱怨没有好的报应,你花这些精神去做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利益的,只有学佛不同。学佛法是学空法,一切放下,连放下的观念也放下。大家如果用有所得之心去求无所得之法,那是完全背道而驰了。
7)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科技宗教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8)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9)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10)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11)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12)当将军的五个条件:像牛一样的健壮;像狗一样的下贱;像狐狸一样的狡猾;像猴子一样的精明;像魔鬼一样的魅力。
13)如何是独乐乐——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14)生命就是这样,年年都有个春天,年年也有个冬天,这是生灭两头的现象细胞乃至一切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永远都是这样。找到了生命能生能灭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证得菩提。……为什么佛教到中国,很容易就被吸收呢?因为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也讲过这个道理。
15)道家的流弊也很大,画吞刀吐火之术,都变成了道家的文化,更风水算命武功等等,几乎无一不包括在内,都属于道家的学术,所以虽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也因之产生了流弊。说到纪晓岚,顺便讲两个笑话。纪晓岚一生治学严谨,对学生的教育也很严格,近于苛求。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拿给纪晓岚,他看完后,批了两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杜甫的两句诗,这个学生莫名其妙,去问老师。纪晓岚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讲些什么;“一行白鹭上青天”,愈飞愈远离题万里。
16)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17)不错呀,人生如梦,他讲这一句话的时候,又在说梦话了。因为人在梦醒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傻,嗯,刚才做了一场梦,但是他清醒了吗?张开眼睛照样在做梦。更有趣的是,有些人昨天夜里做的好梦,今天他还坐在那里想,还舍不得离开梦境,所以人生就很妙,觉时恋梦,醒了以后还贪恋那个梦。做梦的时候呢,又想自己快一点醒才好,你说究竟那一样好?自己都搞不清楚。
18)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这就是学问。
19)我常跟年轻同学讲,佛教的这个教,不跟着时代变是绝对维持不住的,世界的趋势太厉害。像我每天不断地接触到国内外新的消息数据,所以天天有新的观念和想法,看见人类社会的转变太快了。所以我说,宗教的形式不变的话,是没有办法的。
20)能够成为一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1)我常说,中国宋明以后的理学家讲规规矩炬做人,是佛教的律宗,老庄道家是佛教的禅宗,讲解脱的。举这些例子,你说菩萨在哪里?不一定在庙子,不一定在宗教中,社会上很多人行的就是菩萨道。倒是穿上宗教外衣的人,常常听闻佛法的人,却做不到。社会上很多不信宗教的人,我看了肃然起敬,他们真是菩萨。
2)佛法在那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金刚经下面会告诉你。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本来无所谓出世,也无所谓入世。记得当年有老前辈问我:依你这个程度,为什么不出家呢?我说,你要搞清楚,我从来也没有入过家。世界上那有个出?那有个入啊?不出也不入嘛!那些都是外形,都是相。
3)佛学为什么讲无常?因为世界上的事没有永恒的。人的欲望,永远贪求永恒,想永远保持存在,那是永远不可能的,那是笨蛋,是看不清楚的人搞的。所以佛告诉你,积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堕落,合会终须别离,……那是必然的道理,这是大原则。
4)所以,开始我们已说过,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哲学、一切形式之上的。也就是佛说,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密;智慧到了极点啊,没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这也等于老子说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极点,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上比较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相反的,平凡就是伟大。
5)我们经常说,不要以有所得之心,求无所得之果;大家来学佛,都抱一个有所得的心,求得一个无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错误。佛就说:当时我得一个无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
6)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7)人生该这样过活: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8)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9)《黄帝内经》几乎同中国三玄之学关连在一起,所谓的三玄之学,在中国文化思想上非常重要。什么叫三玄之学?就是《《《庄子》。这几本书与后来的印度文化佛教经典也有密切的关联。比如我们翻译佛经,很多名词都是借用这些书上的,这个要特别注意。除了《《《庄子》外,最重要的还有阴阳五行之学,就是诸子**之中的一家所谓阴阳家。
10)我们学佛的根本是什么?一切宗教都是一样,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第一个起步。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开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噗通!那不是悟啦,那个是自误,聪明反被聪明误。
11)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12)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13)真要学佛就要放下一切,至少有个短时期要放下。有的人不肯放下,还以功利心来求佛法,希望对他的事业有帮助。这我就不懂了,我学佛一辈子了,对我的事业没有帮助,我也不求帮助,要这样的心情才可以学佛。没有这个认识,不但学佛,学任何宗教我都反对。
14)孔子说我总结诗三百篇的宗旨在什么地方?“一言以蔽之”——一句话,“思无邪”。
15)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16)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17)十九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疾病是肺炎,二十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18)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
19)这个世界政治学的大目标,十二个字就讲完了:风国安居乐业。但如果要问,世界啥时才能实现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呢?我说,人类也许永远不会实现。假使人类真有这么个社会出来,就是宇宙毁灭的时候。
20)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可怕,还可以复活,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21)所以,真正的佛学讲应该报应并不是迷信的话,而是一句很科学的话。你昨天骂了人家,当时人家对你笑笑,心里已经有仇恨,有机会他一定会报答你的,不会客气。这就是因果,这就叫做业。所以魔由心造,妖由人兴。因果报应,生命来源就是这样的。
22)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23)大家学佛那么久,我慢的心理可能还检查不出来。连一个白痴都有我慢,但是知识低的人,我慢心还差一点,学识越高的人,我慢就越大,因为又加上了增上慢,自以为了不起,自己就算错了,也还是对的。所以学菩萨道的人要先去慢心。慢不是骄傲,慢在内心你看不出来,人的慢心挡住了自己不能成道。
24)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25)什么叫做事业呢?孔子《易经系传》叫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对国家民族,对整个的社会,都是一种贡献,这才算是事业。
26)人生比较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7)浮生自苦不从容,睡起依然日又红。贫富不知闲是福,几人肯唱大江东。
28)我们都常听说“得意忘形”,但是,据我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还要再加上一句话“失意忘形”。有人本来蛮好的,当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人完全变了。
29)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30)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Two]、关于佛的经典语句
〖Four〗、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Five〗、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Six〗、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Seven〗、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Eight〗、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Nine〗、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Ten〗、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One〗、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1〖Two〗、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Three〗、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Four〗、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Six〗、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Seven〗、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Eight〗、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Nine〗、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0、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One〗、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Two〗、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Three〗、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Four〗、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Five〗、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Six〗、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Seven〗、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Eight〗、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2〖Nine〗、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0、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One〗、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3〖Two〗、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3〖Three〗、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Four〗、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Five〗、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Six〗、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3〖Seven〗、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3〖Eight〗、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佛说:沉默是毁谤比较好的答覆。
佛说: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佛说: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佛说: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佛说: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佛说: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佛说: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佛说: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佛说: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佛说: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佛说: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佛说: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佛说: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佛说: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佛说: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佛说: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佛说: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佛说: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佛说: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佛说: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佛说: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佛说: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佛说: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佛说: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佛说: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佛说: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佛说: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佛说: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佛说: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佛说: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佛说: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佛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佛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佛说: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取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佛说: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取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佛说: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佛说: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佛说: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说: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说: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佛说: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佛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佛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佛说: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佛说: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佛说: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佛说: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佛说: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佛说: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佛说: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佛说: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One〗、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仓央嘉措诗传》
〖Two〗、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Three〗、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那一世》
〖Four〗、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
〖Five〗、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佛语
〖Six〗、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Seven〗、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Eight〗、——“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南怀瑾
〖Nine〗、扫地为何?为了净地。净地为何?为了静心。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小西天狄道传奇》
〖Ten〗、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
1〖One〗、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冯娜《一个季节的西藏》
1〖Two〗、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那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而只是体验罢了。」——觉乘
1〖Three〗、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佛说四十二章经》
1〖Four〗、佛,你所普渡的众生,为何没有我?
1〖Six〗、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的人——花濡沫
1〖Seven〗、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惟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悟禅》
1〖Eight〗、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Nine〗、所谓的成佛,就是向上,最后都向善,成佛不是一句空话,佛者,觉也,觉悟的人。觉悟的意思,只要你的存在,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快乐。——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0、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One〗、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Two〗、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取。——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Three〗、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Four〗、"所谓佛性就是善的种子。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Five〗、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了然。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紫云轩
2〖Six〗、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Seven〗、三车喻云花安去,生如来家辆福祉。具静律己用缘起,入报喜地梦佛世。《文心雕龙》
2〖Eight〗、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傅翕
30、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One〗、老婆老婆我爱你,真心真意呵护你,情意绵绵滋润你,阿弥陀佛保佑你,我以此短信为证:永远和你在一起。
〖Two〗、时光彷佛瞬时倒流到青葱校园,天边飞鸟有白色的羽翼,唇边的微笑是薄荷味的香,操场上还有孩子奔跑的身影。在那样单纯美好的年代,爱自然就是永远,谁不曾轻轻拉过另一只手,相信一直爱一直好,就能永远不分开。
〖Three〗、孔子曰:打架用砖乎,不能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佛曰:我佛慈悲。不能多乎,一下乎死减轻痛苦。
〖Four〗、我想要如三毛荷西一样的爱情,如弘一子恺一样的师生情,如管鲍一样的友情,如孔丘一样的家训。纯粹的爱,在设想的佛国,没有完美的一生,维纳斯的断臂,说出了纯粹的真谛。爱,说是宁缺毋滥,谁都说不出以后的以后,未来的未来。医治自我的一生。
〖Six〗、淳淳时光,透过记忆的面纱,看穿那一帘雨落的幽梦,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颤抖的叹息,轻轻穿透被冻结的灵魂,这是青春留下的颓废,似初冬的阳光般,流连于晚风中慢慢枯萎,零落成灰。
〖Seven〗、心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缠住了,步步地靠近他,那线一寸寸地收紧。
〖Eight〗、八月十五月儿圆,人间月饼分外甜;去年中秋意未尽,今日不觉又眼前;时光恍惚分分过,溜去一年又一年;人生不仅勤珍惜,兄弟姐妹多团圆;多想父母怎孝顺,双亲才是大福田;最后祝您中秋节,阖家欢乐比蜜甜。阿弥陀佛,智传合十。
〖Nine〗、迟到了的终归也到了。夜色车厢里三个高中女生,说着校园里不再情窦初开的故事,却能勾起逐渐离场的另一些人的憧憬。那段说起来仿佛单调却多少靓丽的日子,正是窗口升起的一段洛丽塔。
〖Ten〗、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1〖One〗、有时侯,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仿佛被世界抛弃;有时候,明明身边很多朋友,却依然觉得孤单;有时候,走过熟悉的街角,看到熟悉的背影,突然就想起一个人的脸;有时候,突然很想哭,却流着泪笑了;有时候,夜深人静,突然觉得寂寞深入骨髓;有时候,突然找不到自己,把自己丢了
1〖Two〗、我苦苦地寻觅,我默默地祈祷;你仿佛远在天涯,又好像近在咫尺。因为隔着一条银河而远在天涯;因为彼此的心没有距离而近在咫尺。清晨,我欲放飞一只白鸽,问询你的佳音;夜晚,我愿守候一弯残月,回忆你的美丽。七夕到了,愿远方的你七夕快乐!
1〖Three〗、听着冷风,我仿佛听到了那声音,我想没人懂在乎一个人却变成思念成神经病,
1〖Four〗、在向山靠近一点,才发现这座山,好象一位诗人遥望远方,等待故人的归来。山上的树,大多数是松树比较突出。松树亭亭玉立的耸立在周围小草小花的中间,仿佛松树就是一位威风的将军,守护着国家的国民。
1〖Five〗、佛陀曾说,一个任怒气驾驭自己,经常愤怒不堪的人,会感召七件事情降临:[One]、虽然装扮,依然丑陋。[Two]、虽睡床柔软,依然疼痛。[Three]、把善意作恶意,把坏人当好人。[Four]、失去辛苦换来的财物,触犯律法。[Five]、失去勤勉工作得来的声望。[Six]、亲友形同陌路,不再来往。[Seven]、死后随因缘感召投生畜生道。
1〖Six〗、面对每一天都千篇一律地度过,有些人难免焦虑不安,总觉得与设想的日子相去甚远,不是千般努力应得的结果,于是陷入由自己一手营造的阴影中,不去抬头观看天色变化,不去构思更多的想法。外人看来是一片意志消沉,仿佛霜打的茄子,再也无法点燃冲破生活牢笼的火花,任谁也不可能寻求这样的合作伙伴。
1〖Seven〗、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也要自己宠爱自己。身体跟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不是吗?上海也好、巴黎也罢、又或者是布拉格和佛罗伦萨,心灵的旅行不所谓哪里,可以触动你就好!
1〖Eight〗、看时光流逝,细数你回家的时间,当你伴随一股淡淡的幽香出现在我面前,一瞬间,仿佛所有的星辰都坠入你海洋般深邃的眼眸里,如我心,如时光,如世事,如流水,如光芒。
1〖Nine〗、忘掉天地仿佛也想不起自己,仍未忘相约看漫天黄叶远飞。我问深夜有多长,为何思念到我无法入睡。
20、从当年我非常想去当兵而没去成那一刻,对生活仿佛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
2〖One〗、上班主任的课就仿佛是南孚电池,一节更比六节长。
2〖Two〗、仿佛赤道里遇见北极,爱情绝望的令人颤抖。
2〖Three〗、渐渐的我把朋友都相处成了我的妈仿佛是一直在找妈一样的朋友。
2〖Four〗、✡对于现在的一切开始厌倦了,**、qq、网络,仿佛开始失去了原有的热情。我现在只想一个人静静的。
2〖Five〗、失败需要借口,成功需要理由。魔成佛需要放下屠刀,人成佛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多大的差别啊~
〖One〗、说说为什么缠论有所成的人大多都选取了宗教佛法。这就是之前所说的缠论之后比的是心,成功的运用缠论的人,心也是备受折磨和摧残的,所以他们只有靠佛法来化解。缠论所成后,你会自己和自己搏斗,左右互搏,长时间你会很憔悴,很累尤其心累,难道只能靠佛法解决吗?那么就要谈谈天道了。
〖Two〗、那一张红纸好刺眼,仿佛在讽刺着什么。
〖Three〗、自作多情应笑我,纠缠不清何时休?一生守护或成空,徒留痴颠空对月!佛前自诺成笑话,情之一事奈若何!时时刻刻自关注,朝朝暮暮心念汝。家中高堂日添寿,不孝有三后为大。疯癫如我何时醒,心如刀割暗伤神!自作风流徒笑料,自强不息真君子!《19日对洁随笔》
〖Four〗、名望就意味着孤独。名望仿佛商店橱窗里陈列的水晶,你被安置在那里展览,供人世间欣赏,马路上所有的。
〖Five〗、很多事情,顺其自然就好。一切人一切事,该走的该来的,都在那里。保持平常心确实不容易,所以佛家能看破红尘,而我成不了佛。
〖Six〗、我发疯似的期许你能有点点回音越是要命的期许失落痛苦越窒息仿佛喘不过气仿佛心跳要停息仿佛我快为你崩溃
〖Seven〗、失落,失败,失望,,仿佛都在我身上。。。
〖Eight〗、你仿佛是一个标本,冻结在松脂里成了一块晶莹的琥珀。
〖Nine〗、那时候我们说话都喜欢用终于,就像终于放假了,终于毕业了,终于离开这里了;仿佛任何的告别都像是一种解脱
〖Ten〗、啊泰妍的声音真的是有魔力清澈纯净还仿佛有流沙的质感静可催人泪下动可震撼人心怎么会这么好听呢马上要出迷你二辑了我能做的也只有一遍遍循环一辑慢慢等现在能看得懂一些韩文歌词了好像感动又多了一分真的可以听一万遍啊~
1〖One〗、一觉醒来,城市还是这么喧嚣,日子还是要继续,我们继续猪狗不如的彳亍在刨食的道路上,你一脸癫狂,他眼神迷茫,我含泪带笑,佛陀在三十三天之上,感叹,众生皆苦,捏泥人的小娃娃对着金刚说,你在笑什么!
1〖Two〗、今天是除夕,内心充满无限的感恩之情,感恩父母,感恩天地,感恩诸方神圣,感恩诸佛菩萨,感恩龙天护法。我今生最值得庆幸的是得遇真法,生命重生,清偿宿债,生死自在。感恩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善缘、恶缘,都在丰富我的人生,成就我的道业!衷心祝福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平安吉祥!
1〖Three〗、痛苦中爱得越来越深,牵手时勾在一起的手指总是那么用力,仿佛是在心酸地挽留着彼此。
1〖Four〗、夏天的清晨,四五点钟,天刚露出鱼肚白,一切都未混进动物的气息,一切都纯净的让人心旷神怡,仿佛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水墨画里,弥漫着好闻的青草的香。
1〖Five〗、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笑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1〖Six〗、雨打蕉叶,又潇潇了几夜,我等着泪,来提醒你爱谁。佛洛依德名言。
1〖Seven〗、摩天轮,好像维持世界运转的巨大齿轮,仿佛它停止,世界就不再自转了。
1〖Eight〗、拂晓时我仿佛听见一阵喧嚣,那是离去的人群;他们曾经爱我,又忘了我;空间、时间和博尔赫斯已把我抛弃。
1〖Nine〗、随着时间的围困,我的步伐越来越沉重缓慢,时间仿佛把我逼到了死角,让我陷入了绝地,我无力挽回些什么,只有忍着痛,步履维艰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20、仿佛你从未在乎过我的感受。
2〖One〗、叶的凋零,花的谢幕,仿佛是对这个凄凉的季节,最柔情的告别。
2〖Two〗、我也遗憾,(学校新开的恋爱课)怎么不是我去讲,如果让一个未婚老师或者一个婚姻失败者去讲,那不遗害多少天大好孩子,我也想知道是何方神圣敢讲那门课?要么成佛要么可能每天都需焚香祷告?马老师谈恋爱
2〖Three〗、春天在歌声里,春天仿佛是一首歌,美丽而轻缓的歌,把人带入春天里。春天里的阳光,不让人感到炽热,不让人寒冷,而让人温暖;春天是歌,小孩子们唱起了《柳树姑娘》,春节联欢晚会上旭日阳刚也唱响了《春天里》。
2〖Four〗、如果不是购物的需求,我想我不会到香港。这里给我的感觉,虽然繁华喧闹,却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丝丝热情,只藏于城市的角落,可有可无,微不足道。年轻一代大多仿佛被钢筋铁泥炼就得麻木、冷酷这里的万家灯火,不过是人口密集所带给我的假象罢了
2〖Five〗、我的思念执着不变。幸福仿佛还在心间。你的依恋。让我感觉已经成了一种幻觉。
[Three]、南怀瑾老师讲:学佛为什么不生知见法相
〖One〗、南怀瑾老师讲:学佛为什么不生知见法相
〖Two〗、佛在金刚经第三十一品中说:【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Three〗、【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Four〗、佛讲到这里,先问须菩提,假使有一个人说,佛说的,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对不对?佛经上都讲四相,这里又转一个方向,提出来的不是「相」,而是「见」。「相」就是现象。「见」是自己的思想见解,是属于精神领域。所谓见解,就是现在新观念所谓的观点,都属于见。所以禅宗的悟道叫做见地,要见到道,不是眼睛看见啊!楞严经上讲见道之见,有四句话:「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你看这个佛经,都是什么见呀见的。第一个见,我们眼睛看见的见,心与眼看见。第二个是见道的见,换句话说,第一个见是所见之见,第二个是能见之见。我们眼睛看东西,这是所见,这是现象。所见回过来,自己能够见道,明心见性那个见,不是所见之见,不是眼睛能够看见一个现象,或者看见一个境界,那不是道啊!所以「见见之时」,自己回转来看到见道之见,明心见性那个见的时候,「见非是见」。这个能见,见道的见,不是眼睛看东西所见的见,故说「见非是见」。那么能见道的见,难道还有一个境界吗?「见犹离见」。当眼睛也不看,耳朵也不听,一切皆空以后,说我见道了,有一个见存在,还是所见,这个见还是要拿掉,见犹离见,还要拿掉,空还要空下来。「见不能及」,真正明心见性的见,不是眼睛看见的见,不是心眼上有个所及,能见的见。说了一大堆的见,多么难懂啊!告诉我们明心见性之见,可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青蛙扑咚一声跳进水…要一切见无所见,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万有,都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那可以谈禅宗了,明心见性有点影子了。记著!还只是一点影子啊!楞严经上也有几句很重要的话:「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知与见,后来是佛学一个专有名称,知就是知道,把佛经道理都懂了的这个知。见,也看到过这个现象、境界,就是知见。道理懂了,你去修行打坐,坐起来一切皆空,可是有知性,也知道自己坐在那里很清净。但是有一个清净在就不对了,「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就是无明的根本。有一个清净就会有一个不清净的力量含藏在里面,就有烦恼的力量在了,所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要「知见无见」,最后见到空,「斯即涅盘」,可以达到见的边缘了。
〖Five〗、从前有好几位大法师就是看经典走禅宗的路线,后来就悟道了。所以学禅不一定是打坐参禅,不一定要打坐参公案、参话头。宋朝温州瑞鹿寺有一位遇安禅师,天天看佛经念佛。他看到前面这一段,忽然心血来潮,把原来的句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改了标点,变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自己因而大彻大悟。后来他自称「破楞严」,改了圈点破开来读以后,自己忽然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知见立」,有知有见,有个清净有个觉性,「知即无明本」,这一知,本身就是无明本,就是烦恼。「知见无」,一切皆空,理也空,念也空,空也空,「见斯即涅盘」,见到这个就是悟道了。这是他悟了道,自己楞严破句,就懂进去了。现在我们说明了这个道理,说了半天,不要把话转开了,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金刚经前面都提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中间也提过,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见,不能见如来。到这里,忽然一转,提出「见」,不提出相。相是相,茶杯是现象,毛巾是现象,书本也是现象,我也是现象,他也是现象,你也是现象,山河大地一切房子都是现象,连虚空也是现象,清净也是现象,睡觉也是相,作梦也是相,醒了也是象,一切现象都是生灭变化。所以有些人天天打坐,问他好吗?好啊!好清净。著相!著清净之相。相不是道,道不在相中。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你要立一个清净是道,再加上背上督脉通了,前面任脉通了,拿水龙头一开灌进去,都通了,那不是成道,那都是著相。一著相,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要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所以现在告诉你知见之见是什么?他告诉须菩提,假使有人说,我提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你说说看,那人了解我所说的意思没有?他这个人还算真正学佛,懂了佛法吗?
〖Six〗、【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Seven〗、须菩提说,那不对的,这个人虽然学佛,根本不通啊,不懂佛法的道理。
〖Eight〗、【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Nine〗、那么佛也跟著说,你现在提出来一个假定的问题问我,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见道之见,这只是一个讲话上的方便;假设有这么一个见处,一个明心见性,见道之见,那也只是一个表达的方法而已,一个揭穿真义的名辞而已。实际上啊,明,无可明处;见,无可见处,所以叫做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Ten〗、【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1〖One〗、佛告诉须菩提最后的结论,你要注意啊!真正学大乘佛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想求得大彻大悟的人,于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应「如是知」,要了解知道金刚经这些一层一层的道理。「如是见」,要有这样一个见解,所以有知有见。知见两个字,再加一个说明,一切大小乘的佛法,尤其是小乘的佛法,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个次序。按次序来修行,先守戒,再修定,再由定发慧悟道。真的悟道了,解脱一切苦厄,但是解脱的比较高程度,仍是物质世间一切的束缚。当这些欲界、色界一切的烦恼、情感都解脱光了以后,还有个东西就是心性的所知所见,这个知与见仍要解脱,最后要彻底的空。刚才举出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这里也讲,发大乘心,想由凡夫修道而成佛,应该对一切法,「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怎么知?怎么见呢?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那么所谓外道者,即非外道,是名外道;所谓魔鬼者,即非魔鬼,是名魔鬼;所谓我者即非我,是名我。就是这一套!「一切」,整个归纳起来,空有都不住,无住、无著,所以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你理解了,也见到了这个道理,「如是信解」,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1〖Two〗、为什么说「不生法相」?为什么不说不「用」法相,或者不「住」法相,不「著」法相,不「落」法相呢?这些字都不用,而用不「生」法相,这是有区别的。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法相?一切的现象、观念都是现象,是意识思想构成的一个形态。每个人意识里都有自己一个构想,幻想;幻想久了,变成牢不可破的一个典型,自己就把它抓得牢牢的。这个就是意识思想境界里的形态,在佛学名辞里叫做法。法包括了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物,一切思想观念。譬如大家认为大彻大悟,一片光明,都在清净光明中,在一般人心目中,下意识已经构成一个形态,认为悟了道打起坐来,大概内外一片光,连电力公司的发电机都可以不要了。把光明看成电灯光、太阳光、月亮光那样,下意识的构成法相,构成一个形态在那里。又譬如说,悟道以后,大概什么都不要,什么也都不相干,一切一切都不管,跑到古庙深山,孤零零的坐在那里,就以为成佛了。如果成了这样的佛的话,世上多成一千个佛对我们也没有关系;山里早有的是佛,许多石头、泥巴摆在那里,从开天辟地到现在,都可以叫做佛。反正它们对一切事物,一切出世入世的一概不理。换句话说,那是绝对的自我,看起来很解脱,一切事物不著,实际上是自我,为了自我而已!认为我要这样,因为他下意识的意识形态有了这个法相。一般人打坐入定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不是佛法,那是你的意识形态,是你造作了这个法相。乃至于说一切空了就是佛,空也是个法相,是个现象。有些人任督二脉打通了,奇经八脉打通了,河车大转,也都是法相。我经常问:你转河车,转到什么时候啊?不要把自己转昏了头。你转转…总有不转的时候吧?转到什么时候才不转呢?任督二脉打通了,通到那里去呢?通到阴沟里去吗?还是通到电力公司?还是通到上帝菩萨那里?你都要搞清楚啊!可是我们许多人,不知不觉的都落在自我的法相里了。自我意识形成一个道的观念,一个道的样子,一个道的模型。由此我们就明白,为什么世界上的宗教,因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所画的天堂也都不同。我们的天堂是穿大袍子古代帝王相的人,一切房子都是中国古时候的。西方人的天堂是洋房,他的神和上帝也是高鼻子蓝眼睛;阿拉伯人画的另有不同。所以说,天堂是根据自己的心理形态构成的,谁能去证明呢?这些都是自己心理下意识构成的法相。佛法唯识宗也称为法相宗,法相宗是先从现象界开始分析研究,现象界也就是世间一切事,所谓的一切法;最后研究到心理状态,研究到心性的本来,以至于证到整个宇宙。也就是说,法相宗从现有的人生,现有的世界的相,加以分析,归之于心,然后反回到形而上的本体。如果套一句佛学的名辞来讲,这是从自己的身心入手,进而打破了身心,证到形而上的本体。华严宗不同于法相宗,是先从形而上的宇宙观开始,从大而无比的宇宙,慢慢收缩,最后会之于心,是使你由本体而了解自己。普通的佛学,是由你自己而了解了本体,这是两个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这些不同的路线不同的方法,佛学的名辞就叫做法相,一切法相。现在金刚经快要结束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非常严重的道理,佛告诉须菩提,你想证得无上菩提大彻大悟而成佛,你应该这个样子知道,应该这样去看清楚,理解清楚,应该这样子相信,这样去理解。怎么理解呢?一句话,「不生法相」,你心里不要造作一个东西,你的下意识中,不要生出来一个佛的样子。每个人心里所理解的佛,所理解的道,所理解清净涅盘的境界,都各不相同,为什么不同呢?是你唯心所造,你自己生出来的,是此心所生。所以你不要自生法相,不要再去找,不要构成一个自我意识的观念。譬如我们上同样一个课,一百个同学中,各人理解的深浅程度都不相同,因为每人心里自生法相,自己构成一个现象,都非究竟。这就是佛经上说,众盲摸象,各执一端的道理。尽管瞎子摸象,各执一端,可是摸的那一端,也都是象的部分,并没有错。只能够说,每人抓到一点,合起来才是整个的象。要想完全了解整个大象的话,佛告诉我们的是「不生法相」,一切不著。下面,佛又推翻了。
1〖Three〗、【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1〖Four〗、佛经所说的法相,根本就不是法相,所以叫做法相。这个话在金刚经上常说。道理在那里?那些都是教育上的方法。等于过河的船,目的是使你过河,已经过了河就不要把船背著走,要赶紧把船丢下,走自己的路。佛经三藏十二部,各种各样的说法,有时候说空,有时候说有,有时候说非空非有,有时候又说即空即有,究竟那一样对呢?那一样都对都不对,要你自己不生法相。讲一个法相,包括了各种现象,譬如唯识宗,除了把心的部分分成八个识来讲外,再把心理活动的现象,纲领原则性加以归纳,成为一百个法。如果详细分析起来,当然不止一百个;可是后世一般人研究唯识,就钻进去爬不出来了。这些人钻到什么境界里头了呢?钻到「有」,钻到一切法「胜义有」的法相里去了。就像龙树菩萨讲般若拿空来比方,与法相唯识宗的教育方法不同,可是一般人研究般若,又落到空」的法相里去了。所以说,任何法相都不能住,都不是。佛最后告诉我们,所谓法相,「即非法相」,那只是讲话的方便,机会的方便,教育上的方便,目的是使你懂得。如果这样不懂,他换另一个方法,总是想办法使我们懂得。可是后世的人,把他的教育方法记录下来以后,死死抓住他说过的那个空,或拚命抓个有,永远搞不清楚。事实上佛交代得很清楚,一切不落法相。不落法相以后,大家反而都说金刚经是说空的,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金刚经没有任何重点是教我们观空,金刚经都是遮法,挡住你不正确的说法,至于正确的是个什么东西,要你自己去找。记得金刚经开始的时候,我曾经提到过禅宗的两个公案,一个是儿子跟父亲学小偷,对不对?还有一个是坐牢的那个公案,现在再说一个禅宗故事。
1〖Five〗、有一个年轻人出家学佛求道,想要开悟,跟著师父几十年。这位师父总是对他非常严厉,生活、行为都管得非常严。但是一问到佛法,师父总不肯说。这个人就像我们现在青年人学佛一样,好像找到一位老师,马上就有妙诀告诉他,传你一个咒子罗,或者传你一个方法,今天一打坐,明天就会飞了,就成佛了;自己意识中构成了这样一个法相。这个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可是这个师父呢,问到他真正佛法时,就说:你自己参去!自己研究去!他自己暗想,十二三岁出家,天天求佛道,搞了几十年,这个老师嘛!是天下有名的大老师,是有道之士,跟著他却辛苦的要命,佛法也没有传给他一点,心中真烦恼。有一天他想了一个办法,带了一把小刀上山,师父快要走这一条小路回来了,小路只能走一个人,他就站在路口等师父回来。那天下雨,山上路滑难走,他看见师父低著头,慢慢走到了。其实他师父大概早知道这家伙在那里,他以为师父不知道,看到师父过来了,就一把抓住师父说:「师父啊,我告诉你,我几十年求法,你不肯告诉我,今天我不要命了。」说著就把刀拿出来,「你再不告诉我佛法的话,师父啊,我要杀了你。」这个师父很从容,手里还拿把雨伞,看他这个样子,就用手一把抓住他拿刀的手说:「喂,路很窄,我要过去,你过来。」师父把他拉过来,自己就过去了。他听到「我要过去,你过来」就忽然大彻大悟了。
1〖Six〗、我们大家参参看,「我要过去,你过来」,这一句话他就悟道了,这个理由在什么地方?这个就是所谓禅宗公案。现在大家很难找出答案,我说的也不是真的答案,只能打个比方给你听:我们大家学佛最困难,心中的烦恼,身体上的感觉,坐起来腿发麻,不坐时心里烦恼不断;很想求到清净,清净永远求不到。烦恼不断,自己问自己怎么办?你自己里面的师父一定告诉你:「我要过去,你过来!」烦恼跑过了就是清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生法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那么简单。所以说,我要过去,你过来,这一条路根本是通的,烦恼即是菩提,那里有个烦恼永远停留在心中呢!你要是去想办法把烦恼空掉,求个清净,你不就是那个师父跟徒弟永远堵在路上,走不过来了吗?你看人家的教育法很简单,我要过去,你过来,也不理刀,也不理徒弟,这个徒弟就清楚了,就悟道了。可见他平常都在自生法相,都是著了一个佛的观念,著了一个道的观念。人生最怕是著魔,实际上,你学了佛法,学了道,把道跟佛法捆起来,你正是著魔了;著了佛魔,著了道魔,著了功夫魔,著了清净魔。清净也是魔啊!所以禅宗祖师有几句话:「起心动念是天魔」,什么是天魔?是你的起心动念而已,你自己生的法相。「不起心动念是阴魔」,大家注意啊!很多人都落在这个魔境,光想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以为什么都不知道是入定,那个是不起心动念,不起心动念落在五阴境界,是阴魔。「倒起不起是烦恼魔」,有时候好像很清净,你觉得很清净吗?有时候又觉得心里头好像有一点游丝杂念,可是也不要紧,可是也迷迷糊糊,这个就是倒起不起烦恼魔,无明之魔。说什么走火入魔!魔从那里来?魔完全是自心所造,没有其它的东西。「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是阴魔。倒起不起是烦恼魔。」如此而已。佛学把魔境分析得很清楚,禅宗的大师们是用归纳的方法,非常简单扼要告诉你。实际上,这些心理的状况,这些境界,都是自生法相。由此更进一步说,我们佛学越学多了,唯识研究到最后,佛经三藏十二部都学了,你越学的多,越被法相的绳子捆得紧,都是著了法相。所以在快要作结论的时候,佛告诉我们,不生法相才是最究竟。我们给它的结论偈子:
1〖Seven〗、这是一个感想,在座的人,要是到过西北和中国的高山,或到过青城山峨嵋山,可能会听到白鹤的叫声。中国文字很妙,鸡叫是啼,鸟叫是鸣,虎叫是啸,表示不同的声音形态;白鹤叫称为鹤唳。白鹤是在高空叫的,声音像打锣一样,传得很远,所以这个鸟与其他的鸟特别不同。
1〖Eight〗、「九霄鹤唳响无痕」,就是说,佛的说法像九重天上的白鹤,叫声响彻云霄,要叫醒世界上所有人的迷梦。但是,我们有没有被他叫醒呢?世界上许多人是叫不醒的,想一想真够伤心。结果千里迢迢去学佛,不论在家出家,都变成杜鹃鸟一样。
1〖Nine〗、「泣血杜鹃落尽魂」,据说杜鹃是上古一个因亡国而伤心到极点的帝子,因为天天哭,后来他的精魂变成杜鹃鸟,还在哭,哭到最后眼睛流血,滴在泥土上变成现在的杜鹃花。杜鹃另有很多的名字,也叫杜宇,也叫帝子,就是蜀国皇帝的儿子。我们后世学佛学道的都是杜鹃,抛家弃子专心学佛,到最后,道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只怪自己没有遇到明师,没有碰到佛,没有得到法。其实佛法是最平凡,最简单,佛在金刚经上都说完了。
20、「谱到狮弦声断续」,金刚经等于狮子之弦,用狮子身上的筋作弦的琴,它发出的琴声,百兽听到都会头痛,再重一点,百兽听到脑子都裂了,因为狮子是百兽之王。佛说的法是哲学里的哲学,经典里的经典,世界上真正形而上的道法,直截了当,全部都告诉我们了,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琴谱弹到狮子之弦,这个声音弹的金刚经也好,法华经也好,华严经也好,断断续续,都弹给我们听了,高明的歌曲统统唱给我们听了,我们还是不懂。等于一个叫化子沿门唱莲花落一样,唱了半天没有人理,人不觉得好听,
2〖One〗、「为谁辛苦唱荒村」啊!这是对释迦牟尼佛幽默一下。实际上,我真为释迦牟尼佛一洒同情之泪,他讲到三十一品了,快讲完了,有谁懂得他呢?他又何必在那里讲呢?为谁辛苦唱荒村啊?再唱一遍也没有用,因为知音难遇啊,永远不懂。实际上,他说的最亲切,最平凡。我们现在再一次回过头来看,金刚经最开始,第一个重点是三个字──善护念。凡夫也好,成佛也好,只有一个法门,就是善护念。护什么念?无所住。怎么无所住?很简单,不生法相。成了佛的人怎么样呢?也是一样,也是吃饭穿衣,饭吃饱了,洗脚打坐,就是那么平凡。没有什么头上放光啦!心窝子放光啦!六种神通啦!都不来。吃饭穿衣敷座而坐。然后你问话,他答覆,就是那么简单。金刚经就是平凡里头的真实,平凡里头的超脱。
2〖Two〗、(恭敬选载南怀瑾老师《金刚经说什么》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
关于本次南怀瑾生活中的经典句子和关于南怀瑾语录句子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